黑猩猩和大猩猩主要区别在于什么?

编辑:振中网 2023-09-14 15:32:47 386

黑猩猩和大猩猩主要区别在于什么?

主要区别是,科目分类不同、形态特征不同、生活习性不同,具体如下:
一、科目分类不同
1、黑猩猩
黑猩猩,属灵长目、简鼻亚目(类人猿亚目)、人科、黑猩猩族 、黑猩猩属、黑猩猩种。

2、大猩猩
大猩猩,属属灵长目、简鼻亚目(类人猿亚目)、人科、大猩猩族、大猩猩属、2种。

二、形态特征不同
1、黑猩猩,体长70-92.5厘米,站立时高1-1.7米,身体被毛较短,黑色,通常臀部有1白斑,面部灰褐色,手和脚灰色并覆以稀疏黑毛;幼猩猩的鼻、耳、手和脚均为肉色;耳朵特大,向两旁突出,眼窝深凹,眉脊很高、头顶毛发向后,犬齿发达,齿式与人类,无尾。

2、大猩猩
大猩猩站立时高1.6-1.8米。一般全身被黑色长毛,但面部、耳朵、手足等均无毛,也没有须毛,颜面皮肤皱褶很多。头大,额低,头顶部有发达的矢状脊,双眼深深凹陷,距离较宽,眼膜为褐色。鼻梁塌陷,鼻孔特大而且具有光泽,有隆起的褶状鼻翼。

吻部突出,嘴巴很大,犬齿发达,如同老虎的獠牙一般。肩膀又宽又圆,脖子、四肢都异常粗壮,前肢长于后肢,垂立时过膝,手掌宽阔,拇指短粗,大趾粗厚,较大程度地外展。

没有尾巴,也没有胼胝和颊囊。
三、生活习性不同
1、黑猩猩
栖息于热带雨林,集群生活,每群2-20余只,由1 只成年雄性率领 。食量很大,吃水果、树叶、根茎、花、种子和树皮,有些个体经常吃昆虫、鸟蛋或捕捉小羚羊、小狒狒和猴子,雄性获得的猎物允许群内成员共享。

在树上营很简单的巢,较大猩猩更近于树栖,也能用略弯曲的下肢在地面行走。有一定的活动范围,觅食区域往往是它们集中的地点。群与群间有往来。

长久保持母子关系,分群后还常回群探母。
2、大猩猩
大猩猩是白日活动的森林动物。低地大猩猩喜欢热带雨林,而山地大猩猩则更喜欢山林。主要以200多种植物的嫩叶、树皮、果实、竹笋等为食,有时也偷吃果园里的甘蔗和香蕉,除了偶尔吃鸟卵和蛴螬外,从来不吃动物性的食物。

它的食量很大,一只成年雄兽**能吃掉25-30千克重的食物,每天进食的时间在6个小时以上。大猩猩大部分时间都在非洲森林的家园里闲逛、嚼枝叶或睡觉。大猩猩虽然体大,但只有受到攻击或围困时,才会捶胸咆哮,变成愤怒的反抗者,这是它们自卫行为。

猩猩,黑猩猩,大猩猩到底有什么区别

1、体态特征不同
猩猩:体毛长而稀少,毛发为红色,粗糙,幼年毛发为亮橙色,某些个体成年后变为栗色或深褐色。面部**,为黑色,但是幼年时的眼部周围和口鼻部为粉红色。

雄性脸颊上有明显的脂肪组织构成的“肉垫”,具有喉囊。

牙齿和咀嚼肌相对比较大,可以咬开和碾碎贝壳和坚果。雄性体长约为97厘米,雌性约78厘米;身高雄性约为137厘米,雌性约115厘米;体重雄性约为60~90千克,雌性约40~50千克。

黑猩猩:黑猩猩在形态上与大猩猩很相似,由于体毛较为粗短,体型也显得瘦小,雄兽体长为110-140厘米,站立时高1-1.7米,体重50-75千克,雌性比雄兽小,但雄兽和雌兽间的差别没有大猩猩大。面部以黑色居多,也有白色、肉色和灰褐色的。

眉骨较高,两眼深陷,虹膜为黄褐色,嘴巴宽阔,具有32枚牙齿,釉质的臼齿上没有皱折。它的头顶较圆而平,没有大猩猩那样的高耸冠垫,另外鼻孔小而窄,嘴唇长而薄,头上长有一对扇风大耳,这些也都与大猩猩明显不同。具有较小的喉囊,但没有尾巴、颊囊和胼胝。

四肢和手指都很粗壮,前肢长于后肢,前肢下垂可以略微超过膝部,但不如大猩猩长,前后肢的比例也不如大猩猩相差那么大。
手、脚粗大而呈青灰色,拇指(趾)较短,可以与其他相对的指(趾)握合。前肢的毛都顺向肘部生长,当下雨时,它会用手护住头部,使雨水沿着上肢的毛向肘部流淌而下。

大猩猩:大猩猩体型比黑猩猩、猩猩都要大得多,是**的类人猿,也是**的灵长类动物。它的身体极为粗壮、剽悍和鲁莽,身高与人类相差不多,但体重则要大得多,雄兽体长为140-200厘米,体重110-250千克,**的达350千克;雌兽体长140-155厘米,体重为80-150千克。
一般全身被黑色长毛,但面部、耳朵、手足等均无毛,也没有须毛,颜面皮肤皱褶很多,长相十分丑陋而凶恶。

头大,额低,头顶部有发达的矢状脊,雄兽还有较厚的冠垫,所以显得高大隆起如塔,眉脊高耸。双眼深深凹陷,距离较宽,眼膜为褐色。
鼻梁塌陷,鼻孔特大而且具有光泽,有隆起的褶状鼻翼。

吻部突出,嘴巴很大,犬齿发达,如同老虎的獠牙一般。齿式与人类同。
肩膀又宽又圆,脖子、四肢都异常粗壮,前肢长于后肢,垂立时过膝,两臂伸开时可达272厘米。手掌宽阔,拇指短粗,足为跖行性,大趾粗厚,较大程度地外展。

没有尾巴,也没有胼胝和颊囊。

2、栖息环境不同
猩猩:**猩猩一度广泛分布在***和中南半岛,现仅存于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北部的热带山地森林、低地龙脑香森林、热带泥炭沼森林和热带卫生保健林中。
现发现湿地森林生境生活着高密度的红毛猩猩群;苏门答腊岛北部则有大约9000只红毛猩猩存活,它们主要活动在一个**公园的四周;另有10000~15000只红毛猩猩生活在婆罗洲岛,主要活动在八个隔离区。
黑猩猩:分布于非洲的赤道附近,栖息于热带炎热潮湿、地势不高、高大茂密的落叶雨林中,大多在森林的边缘地带活动。

大猩猩:大猩猩是白日活动的森林动物。低地大猩猩喜欢热带雨林,而山地大猩猩则更喜欢山林。
3、饮食不同
猩猩:猩猩主要吃果实(比如榴莲、红毛丹、木菠萝、荔枝、芒果、倒捻子、无花果)、嫩枝、花蕾、昆虫、蔓生植物;偶尔也吃鸟卵和小型脊椎动物。

香蕉、树叶和嫩枝、无脊椎动物、富含矿物质的泥土、脊椎动物、种子、树木或者藤蔓植物的树皮、喝树洞里面的水、蜂蜜、白蚁等。
黑猩猩:食物主要是植物的果实、鲜叶、嫩芽等,也去田园中偷吃香蕉和瓜果。在果实最缺乏的季节,也吃昆虫、小鸟和白蚁等,甚至还集体围捕狒狒、羚羊、野猪等较大动物,扑上去杀*以后,把猎物撕成块,整个群体一起分享。

大猩猩:主要以200多种植物的嫩叶、树皮、果实、竹笋等为食,其中树叶达食量的80%,有时也偷吃果园里的甘蔗和香蕉,除了偶尔吃鸟卵和蛴螬外,从来不吃动物性的食物。

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区别有哪些?

1、体型不同:
大猩猩体型比黑猩猩、猩猩都要大得多,是**的类人猿,也是**的灵长类动物。它的身体极为粗壮、剽悍和鲁莽,身高与人类相差不多,但体重则要大得多,雄兽体长为140-200厘米,体重110-250千克,**的达350千克;雌兽体长140-155厘米,体重为80-150千克。

黑猩猩体毛较为粗短,体型也显得瘦小,雄兽体长为110-140厘米,站立时高1-1.7米,体重50-75千克,雌性比雄兽小,但雄兽和雌兽间的差别没有大猩猩大。

2、样子不同:
大猩猩全身黑色长毛,但面部、耳朵、手足等均无毛,也没有须毛,颜面皮肤皱褶很多。头大,额低,头顶部有发达的矢状脊,雄兽还有较厚的冠垫,所以显得高大隆起如塔,眉脊高耸。
双眼深深凹陷,距离较宽,眼膜为褐色。鼻梁塌陷,鼻孔特大而且具有光泽,有隆起的褶状鼻翼。

吻部突出,嘴巴很大,犬齿发达,如同老虎的獠牙一般。
黑猩猩面部以黑色居多,也有白色、肉色和灰褐色的。

眉骨较高,两眼深陷,虹膜为黄褐色,嘴巴宽阔,具有32枚牙齿,釉质的臼齿上没有皱折。
它的头顶较圆而平,没有大猩猩那样的高耸冠垫,另外鼻孔小而窄,嘴唇长而薄,头上长有一对扇风大耳,这些也都与大猩猩明显不同。
血型不同:
黑猩猩的ABO血型以A为主,有少量O型,但没有B型。

M血型和N血型也有发现,黑猩猩细胞色素C上的氨基酸顺序与人类的相同。大猩猩的ABO血型以B型为主、有少量A型。大猩猩跟人一样,也有不同的指纹。

生活习性不同:
黑猩猩喜欢营群居生活,**结构虽然不如大猩猩那样紧密,但比猩猩有较强的合群性。群体的大小不一,有时3-5只,有时可达到30-50只。群体成员的关系比较散漫,尤其是性关系松弛,雌兽可以同许多雄兽进行交配,但也有“爱情专一”的。
大猩猩过着一夫多妻的家族式群居生活,群体成员组成较为稳定,每群从3-5只到20-30只不等,由年龄较大,身强体壮,富有经验的“银背”担当首领,当地的土著人称之为“老头儿”,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为几只成年雌兽、若干亚成兽和幼兽,具有较为严格的社群制度。

交流方不同:
黑猩猩能做出喜、怒、哀、乐等表情,当同伴在一起相遇时,就发出大声喊叫,表示问候,有的还互相欠身、拉手、搂抱、亲吻或用手抚摸对方的脸和脖子等。当有的个体脾气烦躁时,同伴就会把手搭在它的肩上,使其平静下来。
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报的时候,不仅依靠不同的声音,而且使用各种各样的姿式和手势来表达较为复杂的感情。
大猩猩有不同的叫声。

它们使用这些不同的叫声来确定自己群内的成员和其它的群的位置,以及来作为威胁的声音。**的有敲击胸脯。不光年长的雄兽敲击胸部,所有的大猩猩都会敲击胸部。估计这个行为被用来表示自己的位置或者用来欢迎对方。

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区别

先说两位女性,她们一位专门研究大猩猩,在刚果与大猩猩生活了18年,**被盗猎者**,*后埋在了大猩猩身旁;另一位专门研究黑猩猩,在坦桑尼亚与黑猩猩生活了30多年,有人亲切的称她为“黑猩猩之母”。前者名为黛安·福西(Dian Fossey),后者是我们相对熟悉的珍妮·古道尔(Jane Goodall)。

言归正传,大猩猩与黑猩猩的相同之处不少,它们都有24对染色体,都生活在非洲,都是灵长类动物,都是类人猿;要说区别,可以大致从生理特征和群体组织两方面来看。

生理特征上的区别
可以先想一下《猩球崛起》和《金刚》,前者中的凯撒是以黑猩猩为原型的,后者中的King Kong则是以大猩猩为原型的。

大猩猩体型大,体重能达400斤,两胳膊张开有3米多,在现生灵长类动物中是体型**的,分为生活在非洲西部热带雨林中的低地大猩猩,以及生活在非洲东部海拔3000米高山上的高地大猩猩两种。大猩猩浑身上下的毛发又黑又浓密,成年雄性大猩猩背上会长出银灰色毛发,所以也称为“银背大猩猩”。大猩猩由于体型大、重量重,在树上活动的时间少,大多数时候都在地面上靠指关节和后肢行走,偶尔会直立。

大猩猩虽然长得比较凶,但是性情很温顺,以植物的根茎叶为食,是吃素的。现存大猩猩数量大约为1000多只。

黑猩猩体型小,体重大约100斤,两臂张开略长于人类,是现存的灵长类动物中最像人类的。

黑猩猩也有两种,分别为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二者的差异不是很大。黑猩猩毛发为黑色,比大猩猩略微稀疏,胸前部分毛发较少,颜色也较淡。黑猩猩肢体非常灵活,能够依靠双臂在树上“臂行”穿梭,也能在地上依靠指关节和后肢行走,还可以在短距离内直立行走。

黑猩猩是杂食动物,除了吃植物的根茎叶以外,还会吃昆虫、蚂蚁,偶尔还会吃小哺乳动物。由于黑猩猩与人类的相似度高,还可以使用石头、树枝等工具,因此常被用来做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物实验。现存的黑猩猩数量比大猩猩稍多,大约有上万只。

群体组织上的区别
大猩猩和黑猩猩都以群体为单位生活,虽然大猩猩群体往往比黑猩猩的群体小,但是要稳定许多。

一个大猩猩群体大约有5到30个成员,核心成员为一位雄性大猩猩(银背大猩猩)和多位雌性大猩猩,仅有个别几个成年雄性大猩猩可以留在群体内,它们可能会成为群体内雄性首领的继任者,其他的雄性成年个体则要离开群体,直到它们遇到其他雌性大猩猩,组成属于它们的新群体。由于雌性大猩猩会在不同群体之间穿梭,所以雄性大猩猩常常需要为争夺交配权而“战斗”。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大猩猩群体领地意识不强,但是最近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文章指出,剑桥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在低地大猩猩群体中观察到了大猩猩的领地意识。

一个黑猩猩群体大约由15到50个成员组成,有学者称其群体为“分裂-聚合型”,也就是说黑猩猩群体结构相对松散,有多位雄性和多位雌性。群体内的首领是一位成年雄性黑猩猩,如果有其他黑猩猩想成为首领,就需要通过非常惨烈的搏斗,取胜者会得到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认可。由于群体成员较多,一个大的黑猩猩群体会分为若干个小群体,尤其是在觅食时会以小群体分散行动,到了晚上又会聚合在一起休息。成年雄性黑猩猩会留在其所属的群体内,但是雌性黑猩猩则需要到邻近的其他群体进行繁衍。

**,从与人类的关系来说,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人都属于“人猿总科”,其中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二者的分别演化大约发生在500到700万年前,而大猩猩则在1000万年前就从这个大家族中分离出去独立演化了。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两位女性灵长类动物学家,研究大猩猩的黛安·福西写了《雾中的大猩猩》,珍妮·古道尔写了《我与黑猩猩在一起的三十年》,有兴趣可以找来读读。**一提,福西和古道尔还有一个“师妹”叫毕鲁蒂·加迪卡斯(Birute Galdikas),专门研究红毛猩猩。

黑猩猩、大猩猩和猿有什么区别

1、形态特征不同
黑猩猩:黑猩猩(学名:Pan troglodytes):人科 [1] ,体长70-92.5厘米,站立时高1-1.7米,体重雄性56-80千克,雌性45-68千克;身体被毛较短,黑色,通常臀部有1白斑,面部灰褐色,手和脚灰色并覆以稀疏黑毛;幼猩猩的鼻、耳、手和脚均为肉色;
耳朵特大,向两旁突出,眼窝深凹,眉脊很高、头顶毛发向后;手长24厘米;犬齿发达,齿式与人类同;无尾。
大猩猩:大猩猩(学名:Gorilla):是灵长目人科人亚科大猩猩属类人猿的总称。

分两个物种——“东非大猩猩”和“西非大猩猩”。

是现存所有灵长类中体型**的种,四足状态肩高0.85米左右,站立时高1.6-1.8米。直立的大猩猩可达1.75米高,因为大猩猩的膝盖无法真正伸直,所以其实际身长比这个高度还要长一些。
猿:猿是哺乳动物,外形像猴而大,各类很多,没有颊囊和尾巴,有的特征跟人类相似。属灵长目人猿总科动物的通称,包括两个科。

2、栖息环境不同
黑猩猩:原产地:安哥拉、布隆迪、喀麦隆、中非***、 刚果、刚果民主***、科特迪瓦、 赤道几内亚、 加蓬、 加纳、 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 马里、尼日利亚、卢旺达、 塞内加尔、 塞拉利昂、 南苏丹、坦桑尼亚联合***的、 乌干达。
大猩猩:大猩猩有东西两大栖息地域、西非的栖息地位于刚果、加蓬、喀麦隆、中非***、赤道几内亚、尼日利亚,通称西非大猩猩。
猿:主要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区的热带森林中,只有一个种,这个种可分布两个亚种,一个为沿海大猿或叫低地大猿,主要栖息在西非的喀麦隆和加蓬地区;另一个为高山大猿,栖息在非洲的刚果和乌干达交界处3000米以上的山地里。

3、与人类相关不同
黑猩猩:基因组测序研究在媒体里热闹地反复出现,让这样一些数字为普通公众所熟悉:人与果蝇共享60%的遗传信息,与老鼠的相似度是80%,
与黑猩猩的相似度约为98.5%(两个人之间的基因最多相差1.5%,所以黑猩猩与人的相似程度令人惊讶。而事实上,人同黑猩猩间的Rh阳性血型是可以互相输血的)。
大猩猩:英国《自然》杂志刊登论文说,英国桑格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完成了对大猩猩基因组的测序,分析显示它与人类基因组的相似程度为98%,在进化树上两者分离的时间在约1000万年前。

猿:人类的祖先是猿(《进化论》提出)。猿类是从渐新世开始出现的,距今大约已有3千万年了。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猿都是人类的直系祖先,有些猿是人类的\”伯父\”,有些猿是人类的\”叔父\”。

古人类学家曾发现一古类人猿化石,并将其取名为“露西”。被人类学家认为是人类祖先的猿是很晚才出现的。

大猩猩跟黑猩猩有什么不一样?还是二者是同一物种?

大猩猩和黑猩猩是不同的物种。大猩猩比黑猩猩更大更强壮,四肢粗壮有力;黑猩猩比大猩猩更加聪明,手掌与脚掌更加接近人类。

黑猩猩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约在2500万年前,猿的祖先与其他灵长类分离;在1400万年前,大猩猩、黑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与猩猩的祖先分离;在600万~700万年前,黑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与大猩猩的祖先分离;在500万~600万年前,黑猩猩的祖先与人类的祖先分离。